——访经济所政治经济学06级博士李凌
2008年10月10日,2008年度“通用汽车?中国发展研究青年奖学金”颁奖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共有来自国内各大院校的86位青年学子获得此项奖学金,我院经济所06级博士李凌同学正是其中一位。于是,带着些许崇拜,更带着几分的好奇,我们走近李凌师兄,听他诉说自己学术的这一路。
问:首先祝贺师兄获得“通用汽车?中国发展研究青年奖学金”,既然这个奖是缘由,那我们就从这个奖谈起,简单跟我们介绍一下获奖的情况。
李:谢谢你们!这个奖学金是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和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共同授予的,分为“博士论文奖学金”、“发展研究奖学金”两个子项目。“博士论文奖学金”项目选择社会科学方向的博士生论文课题进行资助,支持博士生进行实地调研和政策研究,被资助的论文完成答辩程序后,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择优结集出版;而“发展研究奖学金项目”选择国内在校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提供学习资助,受益人可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各部门以及各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所以我这次获得的是去上海发展研究中心实习一年的机会。
我觉得能获得这个奖也是一种机缘吧,当时在研究生部楼下看到贴出来的通知时,自己挺感兴趣,于是就把材料申报上去了,然后参加面试,在面试的时候我还遇到很多社科院的同学。没想到最后竟拿奖了。
问:回顾这个过程,你觉得自己这次获奖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呢?
李:我觉得可能主要是运气比较好,因为我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是宏观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理论,这和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走势比较契合,特别是在出口和投资屡屡受挫的情况下,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将进一步考问消费的增长和波动情况。我有这方面的研究兴趣,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又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研究平台。当然,再就是硕、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及参与过的各类学术活动可能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此外,还要感谢经济研究所和我的博士生导师权衡研究员的推荐,以及研究生部老师在制作简历方面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
问:我们知道你本硕博三个阶段学习的都是不同的专业,而且还是有一定的专业跨度的。那你是怎么选择现在这个方向并且一直走下来的呢?
李:凭兴趣。我本科学的是民航运输,硕士学的是企业管理,博士我选择了经济学。实际上这三者之间还是有一定联系的,因为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是问题导向的,而不是学科导向的。其实我原本一直想读数学,可是没有这个机缘,就只好随缘了。
在治学方面,我的硕士导师陈家海研究员对我的影响特别大,不仅仅是他细致严谨的治学态度。我记得研一有一次开课题讨论会,我没有带纸也没有带笔,要讨论的内容也没有准备充分,陈老师就批评了我,让我知道了做学问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但陈老师平时给予我最多的还是鼓励,每当我显示出对学术研究的一点点兴趣时,他就鼓励我,放大我的这种兴趣,并以一种平等的态度表达他的建议,我把我导师的建议在此和大家共享:一是要博览群书,不要局限于所学的专业,可以凭着自己的兴趣去阅读,哲学、天文和地理都可以;二是要关注现实经济,经济学模型只是对现实的高度抽象,必须来源于现实。在第一点上我做的还很不够,而第二点我现在正在努力。
问:现在你已经博士三年级了,正经历着在社科院的第六个年头了。有没有自己在硕士博士期间一些特别的感悟想跟学弟学妹分享的呢?
李:一路走来,我觉得特别重要的就是看书,一定要多看书,看完书要写东西,例如读书笔记,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另外,我觉得要看“大家”写的书,经典的书,经典的论文,所谓经典就是当你要做研究时,这些书和论文是必须要看的,是无法绕开的,这就是经典。当然,入门的时候可以看一些简单的,以后再慢慢提高。而看书的过程,追求的也不是一天看多少页,多少天看完一本书,更重要的是看明白书中的内容,看完之后想一下所看的东西是否对自己有帮助,最好还能在同学之间进行讨论,甚至可以针对一些问题进行争论。往往这样的过程会有很大的收获。
硕士第一年我发觉自己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远远落后那些名校出来的同学,于是就躲在家里看书,除去应付学校里的考试外,剩余的时间就向陈老师请教。二年级的时候,我和我们班数量经济学的同学一起去上海财经大学蹭课,当时也有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在一起,相互鼓励,有些课程竟然听了下来,而且还申请到了学分,就这样坚持了一年,这个过程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可以说现在的研究方向最初是在那个时候打下的基础。后来在一次蹭课时,我遇到了王贻志研究员给财大学生开设的金融风险控制课程,这是我第一次在老师的指导下去阅读一本外文书籍,并做了发言和讨论,最后还参与到王老师的课题中,和王老师一起发了paper。研三的时候由于准备要考复旦的博士了,所以蹭课的地点也由上财转移到了复旦。这或许是一个考博复习的捷径,建议有考博想法的师弟师妹们可以尝试一下,因为和我一起蹭课的同学现在就在复旦读博士,当然也不是百分百的成功,比如我。在此期间我结识了不少复旦和上财的同学,经常和他们交流可以拓宽眼界,而且正规高校的数据库资源比较丰富,尤其是图书馆。
博士阶段我有幸在左学金副院长和袁恩桢老前辈的推荐下,赴北京和武汉游学了一年,同时也有幸接触到了现代经济学和金融学,领教了世界一流学者的风范。可以说这是我蹭课行动的一种延伸,同时也让自己看到了和全国一流高校学生的差距,还需要不断的努力。
问:说到看书这个问题,在你看来,觉得读书最重要的理念或习惯是什么?
李:看书,既要看得快,又不要看得快。看得快,就是要追求数量,要看得多,不要看得太快,就是要思索,要追求质量。这在时间的把握上会有一个矛盾。有些书是不需要从头到尾细读的,翻翻目录、看看第一章就可以了。有的书是工具书翻,平时不看,用到再看。看书最好是一边学一边写,写到自己满意为止,不要应付,那是浪费时间。或许只是旁听了一门课,然后收集一下资料,思考一些问题,认真做一份paper,不仅这门课可以过,也有发表的可能。
实际上,做学问是很枯燥的。如果没有对问题的兴趣,对结果的渴望,是很容易放弃的。我感觉经济学特别是实证经济学就像是考古寻宝一样,是一个不断探索反复求证的过程,所掌握的经济学原理就如同手中的寻宝地图,到最后,可能有结果,也可能没有,但这个过程是充满乐趣的。有时最艰难的时候,往往也就是最接近胜利的时候——黎明前的黑暗。如果胜利了再回过头去看,会发现在最艰难的时候,其实离胜利只有一点点距离。经济学里面讲信息的结构,在事前不知道事后的信息,但是在事后就可以知道事前的信息,在事前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困难往往是自己想出来的。
我有一个小圈子,一个礼拜聚一次,先是发email,对要讨论的paper先抽空看一下,整理一下自己有哪几个问题,然后聚会的时候就讨论,讨论的时候可能会有新的问题出来,就可以跟着这个问题继续做下去,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建议大家可以采用。
问:在社科院待了这么多年,觉得我们社科院和高校有什么异同呢?
李:首先,社科院和高校是互补的,社科院的优势在于,它的研究内容具有较强的政策可操作性,基于基础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占比较高,研究结论与现实社会生活更贴近;而高校则注重理论体系和学科设置的完备性,强调理论的来龙去脉和整个的推导过程,对学生进一步地深入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比如说跟导师做课题,需要撰写的课题要具有应用价值,但是,如果没有很好的理论基础,是做不出有应用价值的课题来的,这反过来告诉我们,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次,我们社科院有中国学论坛、大家论坛和青年学者论坛等等论坛机制,这可以让同学们接触到更多政策决断层面上智囊团的思考,有助于从宏观层面把握问题,这是高校无法企及的一个资源,应该多去听类似的报告和会议,争取在现场跟这些大学者进行交流。再一个就是现在社科院内也活跃着一批年轻的学者,他们或是我们前几届的师兄师姐,或是从北大复旦毕业后来我院工作的博士,他们的现在很可能就是我们的未来,他们的治学道路和成功经验应该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问:谢谢师兄给我们说了这么多,最后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话送给我们学弟学妹的?
李:抓紧时间玩,抓紧时间读书,抓紧时间体悟生命。特别要多参加研究生会的文体活动,因为如果选择做学问,那必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需要非常好的身体状况,所以身体第一,学问第二。最后无论做什么,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同时感谢你们的专访,愿和大家一起勤勉。
结束语: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看似只是不经意的把握了一个机遇,但其实能牢牢的抓住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李凌师兄很好的阐释了这一点。踏踏实实的走每一步,勤勤恳恳的做好自己的功课,终有一天,你定能得到属于自己的机会,因为你随时做好着抓住机会的准备。我们也祝福师兄以后的路越走越辉煌,当然,我们更相信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