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1届研究生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发布时间:2011-06-30访问量:869


    2011年6月24日早上九点整,2011届研究生毕业典礼在我院淮海路总部小礼堂隆重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上海社会科学院委员会书记潘世伟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左学金研究员,
中共上海社会科学院委员会副书记洪民荣研究员,黄仁伟副院长及谢京辉副院长代表院领导出席会议,在研究生部主任姚勤华研究员的主持下,2011届186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与部分家属代表欢聚一堂,共同见证、分享毕业的喜悦,度过了激动人心的两个小时。


    潘世伟教授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首先向186名圆满完成学业、顺利毕业的社科学子表示祝贺。同时,他向为同学们的成长付出辛勤劳动的导师、研究生部老师、各所学秘、后勤管理人员表示真挚的谢意。他回顾了2011届毕业生所经历的社科院建院五十周年纪念、我院研究生教育三十周年、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等难忘回忆;回顾了08年由研究生创立的“仲礼人文讲坛”,回顾了学生党员发起的“点滴行动—心系玉树”及“关爱西部”活动,指出正是这些活动帮助同学们开拓了眼界,更丰富了人生的意义。最后,他对所有硕博士毕业生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有社会担当感,关注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将个人发展与时代进步、经济发展融合起来,有所担当,有所作为;第二,求真务实,凭借自身的真正实力和艰苦卓绝的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第三,独立思考,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时要时刻保持思想上、人格上的独立,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不人云亦云,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来扩充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
 
 
    在学位授予仪式上,潘世伟教授与左学金研究员共同向2011届硕博士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并合影留念,恭喜同学们顺利完成学业,并勉励他们戒骄戒躁、继续努力。 
  
  
    文学研究所张文江研究员作为导师代表,以一句脍炙人口的歌词“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作为开场白,谈到了学生时代、青春韶华的美丽与短暂易逝,在恭喜毕业生即将远行的同时又提出了自己定义“成功”的两个标准:第一,成功的“向内性”,即了解并坚持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永远保存着一颗纯真、美好的心灵;第二,成功又同时具有“向外性”,即在面对外界冲击时能够相对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不被“朝九晚五”的生活所损耗,保持积极和热情。 
  

    2011届西方经济学专业项歌德博士代表全体博士毕业生发言,他谈到了自己一路走来,始终坚持着对知识和学术的执着追求,深情回顾了自己三年间在社科院生活的点点滴滴,谈到了为写好博士论文所付出的辛劳和努力,谈到了研究生部的老师们对每一位学子无微不至的关怀,谈到了有着浓浓人情味的食堂师父和保安大爷,谈到了学位证书承载了太多太多家人、亲友的期待。2011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陈颖代表硕士毕业生发言,她说道,三年的精心苦读终于迎来了今天甜美的果实,三年的奋发进取终于迎来了今天母校的检阅,这是人生中最真实、最美丽、最难忘的三年,并祝福同窗好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2009级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谢佳尔同学在向毕业的学长、学姐表示祝福与祝贺之外,还提醒他们千万别忘“常回家看看”。 
  
  
    企业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朱拓同学的父亲朱福宁先生登台致辞,他首先感谢社科院多年来秉承教书育人、德智兼修的作风,将每一块“璞玉”细细雕琢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为他们人生的扬帆起航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希望孩子们能够调整心态、学会生活,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并教导毕业生“小胜凭智,大胜凭德”。
    引起全场气氛高潮的是毕业生代表向母校赠送印有许许多多毕业生笑脸的大副挂画,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拼成了一个巨大的心型。挂画一亮相,全场便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学子们以这种方式表达出自己对母校的眷念、难舍与浓浓的感恩之情。
    毕业典礼的最后,姚勤华主任将“爱情美满、家庭幸福、事业成功、鹏程万里”四句祝福送给每一位毕业生,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在铿锵激昂的“毕业歌”歌声中, 2011届研究生毕业典礼圆满落幕。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