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同学贫富差别是人生一课

发布时间:2011-09-19访问量:4643

 

      一个人的家庭出身是无法选择的,人生的道路却要由自己走出来的。贫与富,是社会的现实,大学生贫富有别,也是客观现实,不能把世俗的理念简单地移植到高校的师生、同学关系中来。
    有位名人说过:社会上有多少思潮,大学里就有多少思潮。眼下,处在转型期的种种社会矛盾,也不可避免地会在大学里有所反映。大学校园里学生贫富差别就是当今社会现象的一种表现。近来网上热议大学生读书期间该不该买小轿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少数大学生的炫富心态。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如今的大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贫困地区或是并不富裕的家庭,需要靠银行贷款和各方资助上学。
    大学生中出现贫富不均的现象,并不奇怪。无需讳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社会成员的收入拉开了差距,大部分尚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大学生,经济上对家庭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有的富家子女养尊处优,所谓“富二代”,花钱大手大脚,奢侈浪费,而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则手头拮据,生活压力大。大学生之间的贫富差别,对他们学习、生活、心理、交友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常常会产生影响,这就给学校领导、教师尤其是学生辅导员提出了教育新课题。
    青年大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期,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大学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的熔炉。大学生不但要学有专长,将来更好地投身于国家建设事业,而且要培育健全的性格和待人处事的优良品德,才能成为社会栋梁。应该说,大学生贫富差别历来都有,只不过如今表现得比较集中而已。因此,学校教育从这里入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富观,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帮助他们确立高尚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一个人的家庭出身是无法选择的,人生的道路却要由自己走出来的。贫与富,是社会的现实,大学生贫富有别,也是客观现实。大学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又应有重要的区别,所以不能把世俗的理念简单地移植到高校的师生、同学关系中来。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贫富差别,是青年大学生的人生一课。
    我们早已走出了极端年代唯成分论的怪圈,也不再把致富看作一种罪孽。如今,一个合法致富的家庭,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和社会的容纳,但不管那种方式致富,都离不开改革开放以来的富民政策。对生长在富裕家庭的大学生来说,享受的是父母家长辛勤致富的成果,也受惠于党的好政策撒下的雨露。要想到,财富不是自己创造的。因此要感谢家人,也要珍惜当今的时代。一个青年人,不能一辈子躺在他人创造的财富上,而要有志于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创业,开辟自己的人生道路。大学时期虽然还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和资助,但要自觉地磨砺自己,少追求物质享受,多锻炼独立生活能力,尊重劳动,崇尚艰苦朴素,力戒炫富摆阔、好逸恶劳,学会与贫困同学友好相处,可能时还要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上的困难,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把自己锻炼成有用之材。
    对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要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有可能得到上大学的机会。要珍惜这样的机会,要有志气、有勇气去克服个人生活上的困难。更重要的,要及时调适自己的精神状态,不自卑,不嫉富,不攀比,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周围环境,保持艰苦朴素的品质,学会自立、自强,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大学生在这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冶炼自己的道德情操,学会待人接物的处世哲学。大学期间又是青年人生理上、心理上的成熟时期。几十年以后回望今天,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尽管家庭背景不一,但目标一致,能走在一起,结下同窗情谊,是很难得的。在大学生之间营造平等、友好、和谐和互助的氛围,使大学真正成为青年学子勤奋学习、掌握本领、塑造健全性格的人才的园地,这是时代对大学教育提出的要求。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