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我的美丽中国梦"逸思论坛学术交流会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13-06-13访问量:2640

    

  


     6月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通讯组联合主办的“我的美丽中国梦”逸思论坛学术交流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部2号楼5楼举办。上海社科院研究生部主任朱平芳,主任助理郑乡明出席论坛会议。
     此次论坛自4月份正式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50余篇论文,选题涉及经济、管理、法律、政治、文学、哲学等多个人文社会学科。经过各学科专业老师的评比以及论文检测,最终选出15篇优秀论文,并邀请12篇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作者参加论坛的学术交流会。 
     交流会包括经管类与文史政哲法类两个分专场。晚上六点半,论坛正式开始。
     经管类专场在第五会议室举行。上海财大金融学院教授金洪飞、上海交大安泰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朱喜老师、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徐大丰,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李治国、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教授谢识予,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学院教授朱保华老师应邀担任本场交流会的点评嘉宾。参加交流的8篇优秀论文涵盖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货币汇率、贸易等多个方面。在场老师对文章一一给出了中肯的评价,在对同学们的工作给予嘉奖的同时,也指出文章中存在的不足。期间,在场同学还与老师就有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尤其是法学所徐孝帅同学的《信用卡套现与养卡的刑事责任研究》一文,引起在场师生的极大兴趣。指导老师对此文论证的严谨性给予极大的肯定,而经济学老师则认为对信用卡的灵活运用是一种金融创新,鉴于我国法律与西方法律的不同,这种金融创新是我国法律所不允许。
     与此同时,文史政哲法类专场交流会在第六会议室举行。法学所副研究员刘长秋、信息所副研究员轩传树、历史所副研究员邵健出席交流会并担任点评嘉宾。对于汪龙女同学与姬中辉同学的文章,轩传树老师细致的从文章的选题、结构、学术规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使同学们受益匪浅。刘长秋老师在点评中也指出,一篇优秀论文不仅要让读者明白作者所要探索的问题,还要有创新之处。
    论坛交流会后,2010级即将毕业的优秀硕士生也同在场同学交流了毕业论文的写作经验。历史所李骛哲、李东鹏强调了论文写作过程中,对于一手文献的收集、阅读、梳理的重要性,哲学所肖根牛则强调行文过程中逻辑的作用。信息所来庆立通过对其论文的具体分析,指出一定要选题得当,同时要有足够问题意识。最后,历史所夏和武引用章太炎的文章,指出论文的六大标准为“审名实,重佐证,戒妄牵,守凡例,断情感,汰华辞”。
    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此次论坛圆满落下帷幕。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