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新学习实践群众路线意义的若干认识——周建明研究员为研究生院师生党员作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报告

发布时间:2013-11-01访问量:1259

      10月18日下午2点,以“对重新学习实践群众路线意义的若干认识”为主题的报告会在我院分部国际创新基地五楼多功能厅举行,研究生院邀请我院社会学研究所周建明研究员作专题报告,从以下四个方面为研究生院全体师生党员进行了详细解读。

一、群众路线的由来

      群众路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首先,我们党的宗旨是全新心意为人民服务,这决定了我们群众路线首先应当“一切为了群众”。革命期间,毛泽东同志带领军队入驻陕西佳县,佳县人民为军队战役的后备保障付出巨大代价,他为此受到极大震撼,于1947年亲笔为佳县题词:“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这是群众路线的最初来源。

      其次,群众路线是我们力量的来源,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时期总结斗争经验所提出的。他强调,我们所经历的这场革命战争,是一场人民战争,红军不仅要打仗,而且要做群众工作,并且,打仗与做群众工作的比例应当为1:10,因此,要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对群众的重要作用有了精辟的总结,他明确指出,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也是发展的主力军,只有靠人民群众,才能克服我们面临的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再次,群众路线也是我党工作的重要方法。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在革命期间,要带领人民走向胜利,在建设时期,要带领人民走向进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基本工作方法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哲学认识论上来说,就是要从实践中来,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将其提升到理论层面与政策层面,再回到群众中去去贯彻。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我们群众路线的基本总结就是: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改革开放以来,群众路线工作有了新的发展与要求,即要善于把党的正确政策主张转化到群众中去,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也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

      群众路线是我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我们面临着众多的问题,但发展速度相较于其他国家还是相当高的,这与我们的群众路线是密不可分的。在发展过程中,决策者通过基层调研,深入到群众中去,能够体会到人民通过正常途径所无法表达的问题,形成群众参与的逆向民主机制,及时将问题反映出来,使得决策更加贴近于群众,符合实际需求。

二、中央重提学习群众路线的背景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依靠群众转向依靠资本、依靠专家,忽视了人民的重大作用,导致基层群众利益受损,进而造成群众对党的不信任。另一个问题是党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盛行,导致了特权与腐败,使得部分党员同志逐渐背离群众。

      这些问题,并不是简单的工作作风问题,而是深层次的反映了我党部分同志世界观、人生观存在问题。要解决这样的问题,要从群众路线着手,改进工作作风,更重要的是重塑党员干部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这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

三、从抓作风建设入手推进党的建设

      中央于去年12月推出了改进党的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

1.改进调查研究,切记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

2.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

3.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4.要规范出访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

5.要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

6.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

7.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8.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以及八项规定是中央改变作风的重要步骤,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反“四风”,而在于重新进行党建,逐渐向群众靠近,向党的优良作风回归。自十八大以来,党建工作在以下三条线上有重大举措,第一条线是从作风入手,改变旧有陋习,推进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第二条线是从组织入手,控制党员规模,提高党员质量。第三条线是从思想理论建设入手,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极其重要的。

四、学习群众路线对于社科领域人员的意义

       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科学学科开始成体系的从西方引进,西方的各个学科成为标准,导致我国的科研体制过度依赖西方的科研评判标准。同时,由于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过多套用西方理论模式,导致了研究成果严重脱离实际。

       事实上,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一味的依赖于国外的标准,并不适应于中国的国情。考虑问题应当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要深入到基层,进行基础调研,这对于解决中国现存问题、推动中国发展意义重大。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