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公派赴德博士交流生迎接习近平主席访问
2014年3月28~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始对同为出口大国的德国展开划时代的访问。德国之行是习主席此次欧洲之行的第三站,也是他担任国家主席一年来首次对欧洲最大经济体进行的国事访问。
三月初,我接到中国驻德大使馆教育处以及柏林学生联合会的个别通知,得知月末将有重要高级访问活动需要在柏林八百多位留德博士生中选拔一批同学从事服务工作。经过申请与选拔最终被荣幸作为留学生的其它代表迎接习主席的到访,然而当时的我除了知道被分在B组迎接队伍外,其它任何消息没有公布,也不得而知。
28日清晨,三组柏林留学生代表会聚驻德大使馆教育处活动中心静静待命。大家既兴奋又激动,略带使命感的紧张(事先得知有“藏独”、法轮功等团体可能进行示威),我们需要做好服务、迎接的同时还要彰显国威。在聆听大使馆参赞的动员,接到分配的欢迎任务后,我们来到总统府对面的指定地点,现场已经进行交通管制与清场,只剩下严阵以待的“玻璃菜”(Polizei),总统府迎接仪式场面在不远处即将开始,每位在场留学生代表不免感到格外兴奋。
10点10分,习主席乘坐的车队缓缓从远处驶入总统府,现场一片沸腾,庄严的摩托车方阵,高规格的军礼仪式,隔窗向我们招收的习主席,无不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骄傲与荣耀。在现场摇旗击鼓呐喊的我除了在大使馆老师的带领下呼喊欢迎口号外,不知道还能用什么更好的方式表达心中油然而生的国家自豪感。习主席亲切的对着我们方阵挥手致意,我们高声呼喊着“习大大,我爱您!”现场除了热烈的欢迎之情以及爱国热情外,任何分裂团伙的气势已经完全在我们的鼓声和呼喊声中烟消云散。
此时现场的我不禁思绪万千,经济关系,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德国对华出口大幅增长,是双方政治关系越来越密切的基础。德国是中国在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中国,这个亚洲巨人也为德国的机械装备、技术和汽车提供庞大市场。正如德国总统高克在提及中国近年来的飞速经济发展时所说:“5年前习主席作为国家副主席曾到访柏林,而自那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改变,并且中国的转变,业已改变了世界。”
习主席在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会谈后的演说中强调,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国人民从自身经历中形成的自觉选择,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作为中国梦的依托,我们拥有最强盛的祖国,她勤劳务实地促进自身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她勇于挑战地参与国际事务,担任大国的职责。以史为鉴,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反之必然会被历史抛弃。什么是当今世界的潮流?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在随后会见留德人员时,习主席说,中华百年以来的留学史,是中国人民为个人梦、强国梦、复兴梦而奋斗的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作为祖国优秀学子的代表,留学同学更应该珍惜宝贵的留学经历,坚持爱国、坚持理想、坚持学习、坚持创新。反观自己宝贵的留德学习机会,我暗自忖度,信念付诸行动,志存应当高远,只有脚踏实地,刻苦攻读,积才广学,才能早日用所学所得更好地报效祖国。
(供稿:虞坷,2012级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于2013年8月公派去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交流学习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