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上海、融入上海、爱上上海——熊月之研究员讲海派文化

发布时间:2014-11-08访问量:1597

 

      10月23日下午2时,仲礼人文讲座第50期开讲,讲座以“海派文化之起承转合”为题,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熊月之研究员主讲,研究生院院长朱平芳主持。熊老师现担任复旦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上海历史学会会长,中国城市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等职,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力和丰富的演讲经验,他的讲座以独特的视角使同学们接受了一次海派文化的洗礼。

      讲座围绕四个主题展开,即海派文化的“起”(江南文化)、“承”(近代上海文化)、“转”(计划经济时代的上海文化)、“合”(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文化)。

       海派文化缘起于江南文化,但又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可以说,海派文化是在上海这个特殊的地方,对江南文化一次深刻变革之后的产物。明清时期,江南地区重商观念深入民心,追求物欲享受和精神解放蔚为主流,上海“慕苏扬风气”,因其商业繁荣,有“小苏州”之称。太平军攻占苏州后,苏州地主富商纷纷迁入上海租界,使江南最大的商业中心由苏州转移到上海,海派文化遂进入了文化积累时期。

       海派文化正式形成是在十九世纪后期,繁荣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上海开埠,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化兴起,市民生活逐渐欧化。在此环境下塑造出的海派文化表现出了高度的商业性、世俗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比如海上画派、海派京剧等,艺术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并不以艺术家个人审美为准绳,而是根据受众的喜好灵活调整;大世界游乐场等娱乐场所则体现了享乐主义的行为方式。熊月之研究员认为这种文化特质是受商品经济、移民人口、西学东渐与租界影响四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上海的商品经济自有其传统,而伴随着开埠涌来的大量移民决定了上海城市人口的高度异质性、高密集性和高疏离性,由此派生出讲求实际的务实性、崇慕西方的崇洋性、传统道德的失范性和自我批判的灵活性等,都与海派文化息息相关,熊月之研究员认为这种特性在全世界只有纽约作为移民城市与其类似。同时,上海租界“一市三治四界”的奇特格局,和由此产生的示范、缝隙、孤岛和集散四大效应,则是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具备的。此外,上海还是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主要基地。西方文化输入中国,无论是物质文明、制度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以上海最为突出,大多先传到上海,然后由上海扩散到中国其他城市和内地。

       海派文化在计划经济时代发生了变异。此时期,上海的城市风格改变、从外向、商业型城市转变为工业、内向型城市。相应的,海派文化也有所扬弃,追求卓越、善于学习,联系与服务全国的特点得到了延续;与之前不同的则是人口流动停滞、世界联系减少、逐利享乐遭到谴责。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闸门逐渐打开,海派文化进入了新的境界,海派文化的重振已近在眼前。

       海派文化诞生于特殊的历史时期,随着时空的流变不断演化,然而其基本脉络却始终延续,保持着一以贯之的上海精神,与上海的城市发展互为表里。熊月之研究员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同学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自己生活与学习所在的这座城市,为理解上海、融入上海、爱上上海打下了坚实基础,讲座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和好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