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社会科学系学教授做客我院仲礼人文讲坛

发布时间:2015-09-24访问量:1486

      9月17日下午一点半,仲礼人文讲坛开始了新学期的首讲,讲座由耶鲁大学社会科学系主任Deborah Davis 教授主讲,题目为“His Marriage vs. Her Marriage in Urban China?”,探讨了在婚姻这个终身大事中,男方与女方的差别问题。讲座由研究生院副院长佘凌主持。

      Davis教授的观点围绕一个初始问题展开,即中国改革开放后,男女之间在婚姻上的差别越来越大了么?而引发思考的是这样一个现象:在解放之前,中国的男性和女性普遍都有结婚,而当代中国则出现了“剩女”和“光棍儿”等社会问题。以此为出发点,Davis教授展示了一系列有关婚姻的统计数据,这些数据来源包含大陆、香港和台湾,体现出代际差异对婚姻的影响。她指出,虽然程度不同,但两岸三地婚姻数据的转变方向大致趋同,如初次结婚年龄逐渐提高、未婚率和离婚率上升等。Davis教授同时从社会学的角度阐释了数据背后蕴含的意义,比如离婚率在2003年之后有显著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规定变化和人们观念转变的影响,在此之前,离婚需要经过单位批准,2003年后,离婚不再需要出具单位证明,使离婚回归到私人事务,而人们的婚姻观也在变化,更尊重婚姻中的个人意愿,这相较于二十年前的观念来说,无异于一场革命。而农村地区男性未婚率的上升呈现出令人担忧的趋势,这背后也体现出农村的年轻一代的观念变化,他们同上一代人的差别在于,以前的农民在从农村到城市打工之前就已经结过婚,而现在年轻人更多的是还未结婚就先走出农村,到城市打工。讲座中Davis教授还对一些数据进行了风趣的解读,指出“剩女不是问题,光棍儿才是问题”等,加深了同学们的理解。

      Davis教授担任美国学术团体委员会中国古籍研究中心联合委员会主席,福特基金会顾问,哈佛学院东亚督委会董事会成员,《亚洲研究杂志》副主编。也是耶鲁大学东亚研究委员会会长、全球化研究中心学术项目主任、耶鲁大学雅礼协会副会长、档案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中国当代社会研究,曾在香港、武汉、天津、上海等地从事实地考察研究,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本场讲座Davis教授以婚姻为切入点,使同学们加深了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的理解。演讲结束后,Davis教授还就数据统计方法、财富与婚姻关系、婚礼形式等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讨论。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