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华人世界享有盛名,改编影视作品在荧幕上也是经久不衰,然而能够真正深入全面阅读小说原著者毕竟寥寥。5月20日晚7点,研究生会华师分会逸思读书会第二期于华师大学生共享空间2楼220室顺利举行,主讲人赵子瑞和熊务丰同学分享了自己的武侠情愫,通过对原著的探索与思辨,带大家走进金庸小说的世界,体会小说中的侠骨柔情,分析金庸传达出的爱情观与人生观。
第一位分享人是来自信息研究所的硕士生赵子瑞同学,他分享的是三联版的《倚天屠龙记》。金庸原著的《倚天屠龙记》共有三个版本,之所以选择三联版的《倚天屠龙记》,他认为该版对核心人物张无忌也有着最客观的描绘。随后,他通过对峨眉派属于道教派别还是佛教派别的考据开始了分享,随后对其中的人物进行解读。第一位人物是道教巅峰张三丰,通过对张三丰的生平与个性分析,他用十二个字总结了张三丰的气质,即:正气凛然、宽厚从容、恬淡虚无。他认为张三丰正是《黄帝内经·素问》第一卷曾提到“真、至、圣、贤”的道家高人,但是也有凡夫俗子一般暗恋郭襄为情所困的轶事。对其他主要人物,赵子瑞同学也有着自己的独特解读,包括佛教巅峰人物渡厄与谢逊;敢爱不敢恨的赵敏、能力不足以支持野心的周芷若、痴情又超然的殷离、温柔坚强的小昭、仁者无敌张无忌等。
第二位分享人是来自中马所的熊务丰同学,通读过金庸全部著作的他对金庸传达的爱情观与人生观有深刻的感悟。在人生观传达上,熊务丰认为金庸对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佛家文化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在儒家文化的体现以“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个人行为观念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家国观念为主。金庸小说构建的武侠之道,其中之一的核心灵魂就是君子之道。金庸武侠之中的君子不一定是大侠,但大侠却一定是君子,对君子观念的重视可见一斑。而以《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为代表,正是“游心于无穷”的道家思想体现,武侠中人追求自由的精神、独立的个性和恣肆不羁的生命形态。在从儒道思想中汲取思想的同时,金庸并没有忘记佛家文化。他在小说中试图用佛教的透彻智慧正面观照大千世界,《天龙八部》的书名也正是取自于佛教经书。在爱情观上,金庸小说也有着独特展现。他分析了金庸小说中爱情的几个面向。比如初见时爱情最美的样子,比如爱情的枷锁与自由并存,比如爱情中偏执与痴情甚重,比如爱情亦可打败时间。最后,熊务丰同学总结到,尽管武侠小说如此吸引人,但是真实的人生一定更为精彩,爱情与人生需要自己细细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