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副院长做客尚社讲坛谈上海科创中心

发布时间:2016-11-21访问量:626

      11月15日下午一点五十分,上海社科院副院长、信息所所长王振研究员在上海社科国际创新基地第四会议室展开了题为“上海建设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布局与体制机制创新”的尚社讲坛第七期。研究生院院长朱平芳研究员主持此次讲座。

      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十三五”时期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目标。王振副院长的讲座首先对上海建设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历史背景进行梳理。他谈到,从2014年5月习总书记在上海调研时提出“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到2015年5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再到2016年3月国务院批复了上海系统推进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建设方案;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已经成为一项中长期国家战略。

      王振副院长认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上海新的战略选择。他对上海建设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战略定位进行了详细阐释,包括综合性开放型科技创新中心;重大科学、原创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策源地;跻身全球重要创新城市行列等。王振副院长重点谈到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建设的战略目标突破,也就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涵。他指出科创中心要做到全球影响力需要在前沿科技、关键技术、产业与企业、资源聚集和人才吸引上做到全球领先水平。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上海建设全球影响力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王振副院长系统讲诉了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历史发展、功能布局以及未来的规划前景。他认为张江高科技园区作为与北京中关村比肩的高科技园区,最大的短板在于缺乏成建制的研究机构。他提到目前张江高科技园区正从单一的产业园区向产学研结合的科学城发展,未来将与复旦、交大、中科院、中科大合作办立研究机构,上海科技大学选址张江,也在筹建之中。

      在对上海建设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战略布局详述之后,王振副院长认为体制机制与政策创新同样重要。体制机制创新的总体思路应当是突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并且突破产学研用结合的体制机制障碍,聚集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首先,建立市场导向的创新型体制机制,需要着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大力推进简政放权。王振副院长通过一些企业实例来讲诉某些行政审批对企业生产效率的负面影响。其次,要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下放“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让科研人员敢于进行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最后,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引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建立更加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王振副院长认为只有让人才“名利双收”,才能留住人才。

      讲座的最后,研究生院朱平芳研究员总结了此次讲座内容,认为王振副院长对上海建设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从多个层面提出了有益的思考,建议同学们多多关注上海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建设。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