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1日上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联合举办的讲座——尚社讲坛第20期,在分部五楼第四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以“我国多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及方法论探究”为主题,主讲人是来自宁夏大学的李伟校长,讲坛由哲学所副所长成素梅主持。
讲座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李伟校长从七个方面对“我国多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及方法论探究”这一主题做了深入的阐述。李伟校长紧紧抓住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一鲜明特点,发现以前的伦理研究被冠以“中国”之名,而未有分民族的伦理研究,提出要进行多民族的伦理研究,并回溯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从提出到逐渐为各界人士所认可的过程。
进入到研究的主体内容,李伟校长首先介绍了本次多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的四大主要问题、主要目的和三大重要意义,指出本次研究是有着重要的学术基础的。其次,明确了研究中诸如“民族”、“多民族”、“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多民族道德生活史”等核心概念的界定,并介绍了本次研究的方法论探索,指出我国多民族道德生活史的研究既意味着伦理学学术研究的一种转变,同时又使一种研究我国各民族的道德生活和生活史范式的建立成为可能和必要。最后,主讲人介绍了中国多民族道德生活史的伦理叙事方法,以及从七个方面介绍了本次研究对民族“德性”的分析路径,通过回答“谁是他们”、“我是谁”、“我们来自何方”、“德性是如何传播和展现的”等问题来建构起多民族道德生活史的分析框架。
讲座的第二部分是互动环节。上海伦理学会会长、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陆晓禾老师发言,指出李伟校长此次研究的艰巨性以及其重大意义,并就研究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随后各位老师和同学页踊跃提问,分享自己的看法,李校长都一一做了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