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观与政绩观

发布时间:2020-02-11访问量:3340

 

      通过几天的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培训和学习讨论,让我在思想上进步了许多,并且深入思考了许多平时没有思考过的问题。

      在认真学习了17大报告后,让我想起了《七品芝麻官》里的一句台词——“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中国共产党身为执政党,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无疑是领导和推动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中坚力量,甚至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力量之一。他们对中国社会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所提现出来的看法与做法,不仅影响着中国社会思想理论走向,更影响着中国社会现实发展的走向。因而中国党政领导干部所思、所想、所为更需要关注也值得关注。而其中,最直观的一面就是政绩。那么,究竟什么是政绩?政绩是从政之绩、施政之绩。具体地说,就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的实践中,运用自己的德才条件,通过正当途径,为民造福、为民办实事,所取得的实实在在的并能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工作成绩。毋庸置疑,追求政绩很重要,但追求政绩为了谁,对于执政党及其领导干部来说更为重要。对我们党来说,追求政绩则有着鲜明的价值指向,那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办实事,为人民谋福利。

      邓小平曾经说过,共产党员的含义和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绳。并要求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和群众的意愿去追求所谓的发展和政绩,这样的发展越快、政绩越多,给群众的伤害就会越大。因此,现阶段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首先就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

      从一定意义上说,政绩观是发展观的延伸和提现。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政绩观。我们追求发展是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和人民所需要的政绩正是为了实现这样的发展所创造的政绩,政绩本身不是一种目的,它应该是我们追求科学发展观的一种结果,一种体现。坚持科学发展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绩观。现实生活中,之所以出现形形色色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说到底是在发展观的认识上走入了误区。比如福建的长乐机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这个当时建成时号称是全国最大的国际机场至今还是处于亏损状态,而短短的几百公里的福建沿海,一共建了包括厦门机场、晋江机场和长乐机场在内的三个机场,这就造成了资源上的极大浪费,为了追求一届的政绩,而给后面几届的领导班子带来了极大的包袱。这就是对政绩没有正确的认识,而体现出的一种政德的缺失所导致的。

      政绩观正确与否,要看它是否提现了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事业,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的事业。所以,看政绩,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当前的经济发展,优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眼睛只盯着国内生产总值,一切围绕国内生产总值来创造政绩,忽视其他方面的工作,这样的政绩只能是片面的、错误的。胡锦涛主席说过,真正的政绩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党和人民辛勤工作的实绩,应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而不是做给上级看的,更不能出于自己的私利。要设身处地地站在群众的角度来看问题,思考问题,真正关心群众最需要的是什么,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无论这些政绩在汇报材料上写得如何辉煌、在各种会议上讲得如何动听,始终都要用人民群众的评价这个最公正、最科学、最无私的天平称量。

      我认为我作为一名积极分子,虽然还未加入党组织,虽然不是什么领导干部,但是也要时时用党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因为政绩观说到底是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一部分,而价值观人生观的偏差则会使我们理想信念动摇,革命意志衰退,经不住权力、金钱甚至美色的诱惑。因此,我在处理自己平时的学习生活上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积极学习各种文献报告,把这种学习变成自身内在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学习。我会在今后的学习中,多结合自身实际,让自己向一名合格的党员不断靠近!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