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4日晚上,第60期尚社讲坛“全球化变异与物流驱动发展:中欧班列和西安崛起”在Zoom会议平台举办。本期的主讲人是三一学院 Paul E. Raether 全球都市研究与社会学杰出讲席教授陈向明。
在2007-2019年期间,陈教授任美国三一学院都市与全球研究中心主任,目前也是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特聘教授及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陈教授的专著、合著和编著包括:《国界的扭曲:太平洋圈上的跨国空间》、《城市的世界:比较和历史视野下的空间》、《上海崛起:一座全球大都市中的国家战略与地方变革》等,他还在学术刊物和编著中发表了近百篇学术论文,并为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联合国贸发组织做过相关政策研究。
陈向明教授从全球化变异和中国的重要地位、西方和中国引领全球化的异同及关联、中欧列班在全球化历程中发挥的作用三个方面,对全球化变异与物流驱动发展作出了详细的介绍。
讲座伊始,陈教授从全球化各个时期的特征出发,指出全球化使得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地点之间的网络关系也越来越强。他提出目前国际贸易的重要特点,即全球贸易的重要性相对弱化、服务业发展速度超过制造业发展速度、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比例降低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陈教授讲解了中国与西方在参与全球化过程中的异同点。他认为,与西方国家所实行的市场导向、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全球化不同的是,我国实行的是政策导向、以国家为主体的全球化战略。
在这之后,陈教授聚焦中欧班列,讲解了物流网络在全球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提出,完备的物流体系是整个世界贸易商生产的传送带。为了发展物流体系,城市必然会推动建设基础设施,并且融入到更大的区域网络中。在讲解了物流在经济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之后,陈教授详细介绍了中欧班列的具体情况,指出中欧班列网络让我国和欧洲之间的联系越发密切。在中欧班列开设之后,曾经的中心城市西安将再次崛起,而有关西安的崛起和沿线欧洲城市的复兴,受限于时间,陈教授将在之后的讲座中做出解答。
在提问环节,针对同学提出的中欧贸易的关系,陈教授认为中欧之间贸易产品是互补的,欧洲所出口的日用消费品在我国有较大的市场。此外,有同学提出铁路运输的成本较海运较高,陈教授则认为铁路能够提高沿线运输的效率,从而提高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随着各国之间的联系越发密切,任何国家都不能在全球化的历程中独善其身。那么是随波逐流,还是主动掌握发展的机会,中欧班列的成功开设和运营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答案。